王发明:男,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研究员。现就职于广西壮族万博水晶宫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特色经济植物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落叶果树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特色经济植物资源收集评价、基因挖掘和功能物质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落叶果树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项目1项、中科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1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其他项目4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获授权专利8项,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联系邮箱:wfm@gxib.cn。
王廷春:男,1964年12月生,现就职于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广州市天河区政协委员,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广州市天河区创新领军人才。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万博水晶宫外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药研发和临床药物应用。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负责人,拥有发明专利多项,20余年临床试验和CRO管理经验,行业资深专家。其主导的科研项目《治疗脑梗死活络通片的开发》,获得科技部重大专项后补助;《广州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国家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由广州市发改委立项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与临床研究用药GMP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个人经费达1165万。个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十多篇国内外期刊文章发表。中国临床试验CRO联盟(CROU)理事长,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委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药协会企业与医院药事管理专委会常委,物明博济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委会委员,广州市、中山市和南海区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王满莲:女,汉族,1978年7月生,九三社员,理学硕士,研究员,现就职于广西壮族万博水晶宫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项目6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地厅级成果奖6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制定广西地方标准1个,参编专著3部。校外兼职导师。联系邮箱:wangml1978@163.com。
韦霄:男,壮族,1967年6月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研究员,《广西植物》常务编委、广西植物学会理事、广西标准化协会中药材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金花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第九届广西青年科技奖和“广西科学院十佳科技骨干”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栽培学和保护生物学。主要从事中药材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以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30多个项目的研究任务,主持国家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2项,取得16项研究成果,实现成果转化3项,获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物发表18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书5部。
卢凤来,女,壮族,197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植物化学研究,一直致力于罗汉果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目前正在主持桂林市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1项;已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4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计划与国家基金项目多项;主持成果转化项目1项,参与成果转化项目2项,第二完成人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二及第三完成人分别获得桂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近10年来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参编学术专著2部。
史艳财:男,汉族,山西孝义人,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农学博士,研究员,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桂科学者,第十六届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第十六届林草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广西人才小高地优秀个人,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广西科学传播专家,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林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顾问,桂林市科技服务“三农”专家服务团专家,《广西植物》等期刊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等20余项项目;获科技奖励15项,包括: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第七),广西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第四),中国商业联合会二等奖1项(第一),广西科学院科技成果奖1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 30余篇;选育新品种2个;获授权专利21项;主编《金槐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利用》等专著3部;制定6项标准。
时间宝贵,光阴飞逝,愿您学业有成!欢迎加入本团队一起进步!
杜丽平:女,汉族,1987年11月生,群众,医学博士,工程师,现就职于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微球技术平台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目前承担科研部(省)级3项:①基于抗肿瘤/心血管药物结晶与晶型控制的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②注射用卡巴他赛纳米脂质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③抗老年痴呆药物注射用加兰他敏长效缓释微球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近几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共6篇,其中:国际重要科技期刊发表论文2篇,国内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请成果专利共4件。
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
1、Preparation and Release Profiles in Vitro/Vivo of Galantamine Pamoate Loaded Poly (Lactideco-Glycolide) (PLGA) Microsphere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11),SCI.
2、Investigations on solid dispersions of valsartan with alkalizing agent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44)399-405, SCI.
3、硬脂酸加兰他敏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检测方法的优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2, 53(1)86-94,CA。
4、不同盐型对加兰他敏缓释微球性能影响的初步考察。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0, 51(8)1017-1023,CA。
5、他达拉非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1, 52 (12) 1630-1637,CA。
6、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相关评价。中南药学,2021, 19 (10) 2048-2052,CA。
7、他达拉非片的制备及体内外释放的研究。中南药学,2021,19 (7) 1324-1329,CA。
8、一种注射用双羟萘酸加兰他敏缓释微粒及其制备方法(202010179270.9)。
9、一种注射用双羟萘酸加兰他敏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201911144830.0)。
10、一种注射用西罗莫司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201911103280.8)。
11、一种加兰他敏帕莫酸盐及其制备方法(201811437827.3)。
李典鹏:男,药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广西大学及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西E层次人才、广西区优秀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桂林市“拔尖科技人才”、广西植物学会理事长、广西罗汉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天然植物(药用植物、农副产品)的功能成分和大健康产品开发研究。先后从罗汉果、西红柿、苦丁茶等植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00多个单体皂苷和黄酮苷类成分,其中具有新结构的皂苷类化合物20 多个。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罗汉果总皂苷及其组分的吸收和代谢特点研究”和“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防癌活性及机制研究”、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生产试验”、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广西喀斯特地区药用植物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子课题“特色水果高效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广西区主席科技基金“番茄皂苷功能产品提取技术转化应用”;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子课题、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子课题和广西区重点项目各1项。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罗汉果成分化学、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和“新资源食品L阿拉伯糖的应用”分别获得广西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广西区技术发明三等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罗汉果甜苷”获桂林市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Agr. Food Chem., J. Chromatogr A,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Front. Pharmacol., Sci. Rep., Tetrahedron Lett.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合作编写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其中“罗汉果皂苷系列提取技术和质量控制”和“番茄水溶性皂苷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已经实现成果转化。
李连春:男,汉族,1986年2月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广西壮族万博水晶宫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食用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发现、作用机制研究及功能产品开发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它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研究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6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件(其中1件已授权),参与项目获广西自然科学三等奖、广西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联系邮箱:llc@gxib.cn。
杨子明:男,汉族,1982年10月生,医学硕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与广西壮族万博水晶宫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活性开发与代谢性疾病机制探究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1项、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项目2项,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4项;以主要参与人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等项目多项。近10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SCI期刊论文2篇。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其中第一发明人6项。以第一发明人及第二发明人获得的2项与L-阿拉伯糖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转让给了厦门唐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杨威:男,汉族,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级高工/客座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广东科技领军人才,广州优秀专家A证,广州湾区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董事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新药评审专家和审核查验中心骨干GLP检查专家,国家科技库专家库专家,国家工信部人才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负责人,重点实验室主任,省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GLP主任,省工程中心主任,首批珠江科技新星,省市科技专家等。现任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生殖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药理学会安全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食药审评认证协会GLP与药理毒理专业委员会主委等多个重要社会学术兼职。
杨威教授长期致力于创新药物药理毒理学研究以及新药研发和转化,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作为莱恩医药创始人、学科带头人,创建并带领莱恩医药成为“民营企业第一家、华南地区首家(目前唯一一家)”国家10项全项药物GLP认证资质的机构,获评中国GLP领域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并已打造广东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省重点实验室、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十余个国家、省部级研发平台。近年来,主持500余个创新药物非临床关键技术服务,支撑200多个药物获批临床,包括全球首个抗宿主移植病眼用细胞药物获FDA孤儿药认定、中国首个mRNA疫苗上市;全球首个可逆转白内障的1类滴眼液、全球首个延缓儿童近视药物、全球首个针对实体瘤的多靶点细胞治疗产品、广州首个mRNA疫苗、广东省首个BCMA CAR-T细胞、数十个中药一类新药等多个重磅项目获批临床。主持/参与国家各类科技专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实验室、省市区科技项目100余项,获各级科技成果证书12项,获各级科技奖7项,申请发明专利37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主编/参编专著9部,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总影响因子200多分。邮箱:yangwei0179@163.com。
郭健敏:女,汉族,1987年10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广东省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秘书,广州湾区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董事副总经理,留学归国人员。现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与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安全药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等重要学术兼职。主要从事新药药理毒理研究,拥有丰富的创新药物研发经验,先后作为专题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完成1000余项国内外新药药理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在眼科药物、新冠疫苗与抗感染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在上述研究技术体系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作为项目直接负责人支撑合作研发机构成果转化获全球首个可有效逆转白内障原创新药临床批件,支撑合作企业研发全球首个“防治近视的儿科眼科药物”,支撑合作企业获批广州首个mRNA新冠疫苗临床批件,助力大湾区首个BCMA CAR-T细胞临床许可等。已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论文14篇,获学术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6次,获国际学术交流奖1次;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已获专利证书10项,作为编委参编(译)专著5部、其中副主编2部。另外,作为主要人员成功申请国家、省市政府科技课题20多项,作为团队负责人获第四届从化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等。联系邮箱:guojianmin@lewwin.com.cn。
何瑞杰:男,汉族,1979年3月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广西大学联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研发与转化的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项目4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创新驱动项目,广西重点项目各1项。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SCI 7篇。主讲研究生培养及本科药学专业相关课程5门。
邹碧群:女,汉族,1982年6月生,中共党员,无机药物化学博士,教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万博水晶宫化学与药学系主任,中山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靶向抗癌药物的设计、改性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主持“广西高等万博水晶宫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第三期培养项目一项,主持2023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完成2018年广西自科项目-青年基金一项,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2019年、2016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各1项,参与(排名第二)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抗肿瘤化合物研究团队项目一项,主持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教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18篇),曾获“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及广西高校大学生实验竞赛,获一等奖两人次,二等奖7人次。联系邮箱:zoubiqun@163.com。
尚萍萍:女,汉族,1988年10月生,医学博士,济南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药学院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公派留学归国人员,鲁南制药集团胶束平台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纳米制剂开发。主持部(省)级项目2项,地厅级1项。近3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1篇,在研2.2类改良型项目4项,申报临床1项。主讲课程《药品标准实务 》。
祝士国:男,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任。负责组建化药研究特色技术实验室(连续流技术/光催化技术/精馏技术/酶催化),对重大产品进行工艺优化及产业化改进。先后完成10个化学原料药(涉及心脑血管疾病、儿童孤儿药)的研发、注册申报及产业化生产。近五年,累计新增原料产值560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SCI收录3篇(JCR一区),申请发明专利5件,已获得授权2件。
柴胜丰:男,汉族,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植物学博士,广西壮族万博水晶宫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广西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广西标准化专家库专家,广西林业推广服务体系万博水晶宫级专家,广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技专员,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珍稀特色植物资源保育及可持续利用。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项,中央财政林业草原项目1项,广西创新驱动子课题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3项。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20篇。获广西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分别为第八完成人和第四完成人)。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
唐辉:男,汉族,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农学学士,三级研究员,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第一批广西高层次人才”E层次人才。广西植物学会、广西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植物研究所特色经济植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西喀斯特药用植物资源保育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现成果转化6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选育农业新品种6个,制定并颁布实施地方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喀斯特特有植物地枫皮抗旱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和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特色药用植物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项目,总经费达700多万元。兼职研究生培养。
黄永林:男,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药学博士,研究员,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留学归国人员。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柳州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近10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
黄勤,男,汉族,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副高级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任药物质量研究(QR)中心总监,广西药师协会委员会委员。负责公司WHO、FDA、EMA等海外法规市场药品研发注册申报、国内新产品注册申报及技术转移,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中亚硝胺等基因毒性杂质研究、药物质量标准制订、药物杂质制备及结构解析等。目前带领团队承担约40项新药物注册申报质量研究工作,其中国外新药物研发约15项,国内新药物研发约25项,截止目前公司30个品规通过WHO-PQ认证,年海外销售约8亿人民币。2021年承接利奈唑胺原料药及片剂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甲硝唑片、盐酸莫西沙星原料及制剂、罗红霉素片通过国内一致性评价。另“注射用青蒿琥酯的产业化”项目获得万博水晶宫2019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20年获发明专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ZL2019110574471)”(第一完成人)。2021年桂林市总工会授予“黄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翟立海:男,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山东省临沂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方向为药物合成、药物结晶和晶型研究。现主持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一项,经费4000万元;主持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一项,山东省抗体药物创新项目一项。近1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10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3篇;申报发明专利 76项已公开,7篇已授权。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第五完成人)。
潘争红:男,壮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后,研究员。中科院“西部之光”计划培养人才,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西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植物》编委,中国化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天然食药植物的化学物质基础和功能开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课题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重点)2项、广西科技攻关项目1项、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1项,其它项目8项。共分离鉴定天然产物化合物600多个,包括castanolide、crotoeurin A等新骨架结构化合物70多个,首次发掘了地枫皮醇A-C、tupichinolide、methyltanshinoate等多个天然活性分子。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六)、广西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 Agric. Food Chem.、J. Nat. Prod.、Tetrahedron Lett.、Fitoterapia、Molecules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ISTPI收录21篇),两次被《Natural Product Reports》选为研究热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实现成果转化1项。
刘天津:男,汉族,1980年5月生,九三学社,理学博士,正高级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吉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获得“上海市十大创业新秀”,“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台州市500精英人才”,作为研究骨干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曾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财政部主办的“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科技部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胜奖。主持上海市发改委重大专项1项、科技部产学研转化基金2项,其他项目6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5余项,其中“制备多能干细胞的材料和方法”获得美国、日本等5个国家地区的授权。联系邮箱:tianjin.liu@genetalk.net。
丁宝月:女,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现就职于嘉兴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留学归国人员,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嘉兴市首批杰出人才、嘉兴大学南湖学者特聘教授、勤慎青年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委会委员,国自然函评专家,嘉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嘉兴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年来承担和参与了40余项国家、省、市厅级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其中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1项),负责并参与10余项新药研发横向课题研究。近年来累计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和参与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5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奖,曾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商业最高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嘉兴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嘉兴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主讲研究生培养及本科药学专业相关课程4门。联系邮箱:lena_310@163.com/lena_310@zjxu.edu.cn。
何治,1978年7月生,医学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高等万博水晶宫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任三峡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医学院院长,三峡大学党委委员、医学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嘉兴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要从事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发病机理及相关防治药物的研究,围绕天然药物的抗脑缺血作用及机制、HCN通道与脑缺血及药物成瘾、肾上腺素受体与脑缺血等研究领域开展工作,近几年在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Psychiatry,Neuroscienc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等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北省高等万博水晶宫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项,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研科研经费600余万元,承担《药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刘石惠:男,汉族,1992年7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嘉兴大学医学院,“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青年人才,嘉兴大学勤慎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新型自由基化学方法开发及其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1项,嘉兴市科技计划专项(青年人才专项)1项。在国际顶级期刊如Org. Lett.,Chem. Commun.,Org. Chem. Front.等上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4篇。主讲研究生培养及本科药学专业相关课程5门。联系邮箱:liushihui12310@zjxu.edu.cn。
孙李丹:女,汉族,1989年1月生,中共党员,药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嘉兴大学医学院,嘉兴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嘉兴市星耀南湖青年创新人才。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现任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青委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西学中研究分会青年委会委员。已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累计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联系邮箱:slidan89@zjxu.edu.cn。
王可:女,汉族,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嘉兴大学药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脑卒中等慢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靶点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市厅级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2项创新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联系邮箱:kerrwong@163.com。
张洁:女,汉族,1986年6月生,理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嘉兴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药剂教研室主任,嘉兴大学勤慎青年骨干。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青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抗肿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和新型纳米药物制剂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2项;指导获得2项国家级创新学生项目,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各1项。近年来累计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申请和参与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4项;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商业最高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主讲研究生培养及本科药学专业相关课程5门。联系邮箱:zhangjiepharm@zjxu.edu.cn。
张晓勤:女,汉族,1989年7月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讲师,现就职于嘉兴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分析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小分子成分和蛋白质修饰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新型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相关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1项,其他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讲本科药学专业相关课程5门。联系邮箱:qin@zj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