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水晶宫

图片
【廉政课堂】家风故事——张伯礼:大医战国难 精诚传家学
  • 作者:无
  • 编辑:唐侃
  • 发布时间:2023-06-02

张伯礼,男,汉族,1948年2月出生,河北宁晋人,中共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2020年8月,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21年11月,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22年7月获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大医战国难 精诚传家学

他是忘我奉献的“人民英雄”,也是笑容可掬的“张大夫”;他是永攀高峰的科学家,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家;他是严苛的父亲,也是慈爱的导师……无论有多少重身份,张伯礼始终铭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为人民工作。2003年,55岁的张伯礼在抗击“非典”前线作出“不负人民”的承诺,17年后战新冠,岁月虽然沧桑了白发,但誓言未曾改变。

抗疫父子兵 同铸民族魂

——“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使命”,年逾古稀的张伯礼星夜赴汉,与儿子并肩鏖战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2020年1月26日,临危受命、星夜赴汉的张伯礼出发前写下了这句铮铮誓言。从1月27日开始,他多次进入“红区”,白天指导会诊、调制处方、巡查医院,晚上开会研究治疗方案。2月16日,劳累过度的张伯礼胆囊炎发作,他不想耽搁分秒,只想保守治疗,直到中央指导组领导强令其“不能再拖,必须手术”。术前,照例征求家属意见,他怕老伴担心,说:“不要告诉家人,我自己签字吧。"

术后第一天,张伯礼便开始处理文件。第二天,在连线中国工程院召开的视频会议前,因担心病情为外界所知而影响士气,他把自己的上衣套在病号服外,衣领拉高,在病房角落的木椅上坐了整整4个小时。大家劝他卧床休息,他说:“仗正在打,我不能躺下!负责照顾张伯礼术后生活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黄明回忆:“老师身体非常虚弱,一动全身冒汗,但国家信任他,他就撑着干。”术后第三天,张伯礼便再次投入一线战斗,他乐观又风趣地说:“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这儿了。”

时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第四附属医院(滨海新区中医院)执行院长张磊是张伯礼的儿子。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恳请奔赴湖北,未被批准,又通过电话、微信、书面等方式多次表达愿望。张磊说:“我是党员,又是科室领导,还是有抗击‘非典’、禽流感经验的医生,无论哪一种身份,都责无旁贷。”最后,组织终于批准了张磊的请求,同意他出征武汉,到江夏方舱医院援助。

2020318日,张伯礼()在武汉江夏普安山康复驿站为康复人员问诊

愚顽常思聆父训,草茅未敢忘国忧。出征前,张磊电话连线父亲,张伯礼很欣慰,“我支持你,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使命”,并嘱咐儿子不要来看自己,要看好病人,照顾好同事。

张磊在江夏方舱医院承担的是取咽拭子工作。这是“红区”最危险的工作,极易被患者呛咳喷出的病毒感染。“我应该冲在前面,我们几个主任都是这样做的,我凭嘛特殊?”在2月24日的《战地日记》中,张磊记录了第一次进舱经历:顺利完成6个小时工作,带着两名同志开医嘱,取了咽拭子,经过严格的出舱环节,走出医护人员通道时全身已然湿透。他想到了同样在一线作战的老父亲,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歌曲《你永不独行》。

张伯礼和儿子张磊(左一)、侄子张硕(右一)在江夏方舱医院门口

2003 年“非典”肆虐。张伯礼挺身而出,迅速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张磊则忙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院的急诊室、隔离病房,救治“非典”患者。2020年,父子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却未曾见上一面。直到方舱“清零”的3月10日,张磊才见到了久违的父亲。不善言辞的他在日记中向父亲表白:“这个‘老头儿’和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各地亿万名默默无闻的、平凡的人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工作。也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使我们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为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荣幸之至。愿樱花烂漫时,共庆胜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啬己奉公 严传细教

——“不贪不沾,守住底线”,用冰壶秋月的品格对子女言传身教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张伯礼父母为他取名伯礼,就是希望他不断丰富知识,约束自身言行。他低调谦和、节俭质朴、清廉自守的特质,与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供应紧张,当时10岁出头的张伯礼,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到吃饭时,摆在餐桌上的都是各种野菜,“最难吃的是蚕豆皮,炒后磨成面,特别干,吃完很难消化,还有水杂草,母亲用碱水煮过以后,磨成碎末掺在面里吃”。有时放学回家,他看到与父亲同在粮食局工作的一个邻居会带回一点儿白面,或者黄豆、大枣,便好奇地问:“爸,咱家怎么没有那些粮食?”父亲告诉他,粮食局底下管着很多粮店,有职工下班后就去粮店抖一抖卖完白面的空布面袋子,多抖几个,就能攒出一点白面带回家,“那些都是公家的东西,咱不能沾”。张伯礼听完,若有所思。

张伯礼母亲在铸铜厂当工人,从事高温作业,工厂给高温工人准备了山楂水等清凉饮料。“我母亲从来没带回来过,她告诉我们,饮料是给工人的,我们绝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后来,张伯礼的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拉扯着8个孩子,靠着自力更生、精打细算,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张伯礼。长大后,他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天津大港上古林卫生院医疗队工作,长年驻扎在农村。当地有个习惯,比如病人在西屋,就会先请大夫到东屋吃饭,之后再去看病。张伯礼对此很反感,每次看病,病人在哪儿他就去哪儿,渐渐地,大家都知道有一位看病不吃饭的大夫。一个冬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张伯礼骑车去十八里地外的村子给病人看病,看完已过中午时分,老乡把饭做好,非要留他吃饭,张伯礼不肯,蹬上自行车就回去了。作为医疗队的“小领导”,他回去就跟大家约法三章:“到农民家不许吃饭、不许喝水、不许抽烟。”当被问到为什么连一碗水都不能喝时,张伯礼的语气柔软了起来:“当时在农村,热水都很稀罕。老乡们没那么讲究,平时就喝点凉水,或者吃饭时喝点热汤,要喝热水就得用做饭的大锅烧,就得把锅反复刷干净。”

220209月,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前,张伯礼和爱人在京西宾馆。张伯礼身上是一件穿了十几年的旧衬衣

担任天津中医药大万博水晶宫长后,张伯礼曾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他告诉家人:“我是校长,有一定的权力,咱们今天立下规矩,涉及工作上的任何事,不能在家里说。”遇到亲戚朋友请他帮忙给孩子介绍工作或者想参与有关项目合作时,他从来都是简单地用一句话堵回去:“走正规途径!”张伯礼的妻子赵老师有时还要买点东西去亲戚家上门解释:“老张实在为难,这事不能办,他也办不了啊。”

2014年,张磊接到滨海新区中医院理事会办公室主任的任命。父亲提醒他:“公家的东西要做到不贪不沾,守住底线。能力不行可以提高,在廉洁自律上出了问题,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张磊谨记父亲的教诲,为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他重新梳理流程,细化责任分工,制定了一系列人财物内部管理制度。

在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张伯礼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穿了一件深蓝色短袖衬衣。这件衬衣,两年前因为有一块洗得太白,张伯礼还自己动手补染过。张磊说:“父母一直教诲我们,衣服不在新旧,干净整洁就好。记忆里我和妹妹穿的都是旧衣服。哪怕过年也几乎没买过新衣。”

张伯礼从事药理研究的女儿张晗从小养成了简朴的习惯。一件衬衣、一个大马甲、一条过膝短裤、一双运动鞋,就是她夏天的标配。有人说她:“一个女孩子,天这么热,也不穿个裙子?”她说:“我对穿没嘛概念,就觉得这样方便做实验。”正是这位朴素的“80后”姑娘,曾主动请缨,赴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参加公益活动,克服头晕心慌等高原反应,坚持义诊。

张伯礼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却对中医药事业和学生十分慷慨。他把吴阶平医学奖、世界中医贡献奖等个人获得的全部奖金都用于助学,设立“勇搏”助学金,目前已捐资400余万元。春节,他陪未离校的学生吃饭;中秋,为学生准备月饼;学生生病,他买营养品送去;学生家庭困难,他悄悄为学生交学费;冬天,给数十名贫困学子准备棉服,还一定记得样式各不相同,不忘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他说:“爱是教育的基础。”他的学生说:“他给我们的爱,是父亲的爱,是家人的爱。”

传岐黄薪火 扬国医国粹

——为父亦为师,把坚持执着、严谨求实的家风延伸到教育中

20世纪 60 年代末,张伯礼刚当医生时,白天在公社卫生院给人看病,骑着自行车出诊;晚上在土房里研读医经典籍,整理诊案记录心得。70年代末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他选择舌下诊作为论文题目,他的导师、以谦逊严谨著称的中医大师阮士怡勉励他:“一旦定下来,就要认真地坚持下去。”

上工厂、下农村,搞流调、做普查,历时一年;近6000人流调资料、数千张舌诊照片,数万份表格、几十万个统计数据,力求精准。两个多月后论文终于完稿,当蓬头垢面的张伯礼穿着棉衣走到操场,才惊觉已是阳春四月天。这次经历,让张伯礼参悟到科研的真谛,品味到科研的艰辛,也收获了科研的成果。从那以后,张伯礼在中医药研究道路上潜心忘我。

2020724日,张伯礼在武汉协和医院出诊

张磊2000年参加工作,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受到启发,萌生了考博的想法,考了几次均未成功,想要放弃。他发牢骚:“我是干临床的,考不考博有什么关系!”张伯礼鼓励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生的历练,坚持下去就能学有所成。”2013 年,张磊终于成为一名博士生。

尽管身兼数职,但张伯礼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周出诊,寒暑不间,晴雨不辍。他对儿子也要求甚严。从2014年开始,因身兼两个院区工作,张磊加班加点仍觉得难以兼顾,想把门诊停掉。“一个大夫当不当领导不重要,重要的身份是大夫,时间再紧也必须坚持出诊,这是对自己、对患者负责。”父亲严肃地对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这个事业是无限的,科研的精神就是顺境逆境都要坚持,再苦再累也得求实。大夫不出门诊,就没有科研精神!”

张伯礼是父亲,更是老师、校长,他把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延伸到自己的教育理念上。他常把看过的书和文章分门别类发给不同研究领域的学生,鼓励他们与自己探讨交流。他说:“今天学到的最新知识明天就可能用到临床上。医生必须善于学习,要一辈子坚持学习。”在张伯礼心中,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表,他毕生的追求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对此,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家目光坚定:“人生每一个阶段都不能虚度,都要努力。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并不落后。我还不老,还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在传承,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

人之有爱,本由亲立;家风如雨,润物无声。家庭教育铺就了后代的人生底色,一家两代中医人用行动传承着中华国医国粹,谱写着爱国报国情怀,诠释着党员的责任担当,践行着人民至上的初心。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清风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