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水晶宫

图片

崇德精护、厚朴笃行

  • 学院首页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 学院首页

    【护理故事】黄晨曦:扎根雪域践初心 医者仁心映党徽

    发布日期:2025-04-07    

    黄晨曦,女,汉族,199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护理学院2010级助产班学生。2014年7月响应国家号召,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投身西藏基层事业,2016年正式留藏工作。从基层管理者到乡卫生院专业技术骨干再到县人民医院党务工作者,她始终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信念扎根高原,用青春书写社会主义接班人担当,以党建引领基层卫生医疗发展。2022年荣获县级优秀事业专技人员荣誉,成为新时代边疆医疗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一、志在边疆:从志愿者到“西藏儿女”的蜕变

    2014年,刚刚走出校园的黄晨曦怀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面对海拔3700米的拉萨市林周县,她克服高反、语言不通等困难,义无反顾投身基层建设,融入农牧民群众中倾听他们的需求,践行“群众身边无小事”原则,向上级反映农牧民群众的诉求并时刻跟进。基于服务单位所在地是一个农牧区大县,接触最多的是基层农牧民,目之所视皆是群众疾苦,经团县委同意后,林周县志愿者自发成立了林周县爱心中转站这一爱心机构,向外界各地爱心人士募捐文具、衣物、图书等物资,改善当地生活与教育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她们在中转站工作内容内增建了“一对一”帮扶项目,长期募捐资金资助当地贫困学生上学,定人定期资助。这一举措得到了团市委的肯定,林周县志愿者队全体成员受到了表彰,得到了“2014年度先进集体”荣誉奖项。而她因表现突出,亦受到团市委的表彰,被授予“2014年度拉萨市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在基层服务第二年,她在办公室无正式职工的情况下,与另一名志愿者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成果得到了表彰,荣获“林周县2015年度县直机关目标绩效争先进位考核一等奖”的奖项。除此以外,她身为林周县志愿者队的组织委员,积极参与到团县委与团区委的志愿活动中去并策划志愿活动,全力做好林周县爱心中转站的各项工作,被评为“2015年度西藏万博水晶宫拉萨市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2016年服务期满时,面对家人的牵挂,她毅然选择转正留藏:“这里的群众需要我,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二、医者仁心:守护牧区群众健康生命线

    她留藏后编制在林周县的北部乡镇——阿朗乡卫生院,此处环境艰苦,但她从不畏惧,始终冲锋在基层医疗一线。基层电子系统当时还未建成,她致力于儿保和慢病领域,提出人力技术攻坚,牵头建立阿朗乡儿保系统(人力版),覆盖全乡600余名0至6岁儿童的规范管理,辐射各村卫生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服务慢病患者800余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100%。年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万余人次,救治各类患者每年750余人次;2022年疫情期间连续驻守PCR实验室78天,荣获拉萨市抗疫志愿者荣誉称号。

    三、党建引领:激活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2年调任林周县人民医院党办后,她将专业技术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策划“医共体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医共体医心向党党组织建设”系列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9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场;推行“党员先锋岗”“民族团结岗”量化考核机制,带动全院乃至全医共体提升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打造医共体特色医疗文化建设,组织各类专题党课14场,培育县医院党支部获评“林周县医共体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荣誉背后:永不停歇的攀登者

    面对多年获得的荣誉,她始终保持清醒:“这份荣誉属于所有扎根高原的医疗工作者。”如今,她正努力推动医共体党建平台建设,探索“党建+医改”服务新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诠释着入藏初心:“把人生答卷写在雪域高原的绿水青山间,写在农牧民群众的笑脸上。”

    从青涩志愿者到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用10年时光诠释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她的故事里,有跋山涉水的巡诊足迹,有深夜伏案的逐梦身影,更有“让党旗在雪域医线高高飘扬”的坚定信仰。这,正是万千边疆建设者“建功新时代”的生动缩影。

    文/黄晨曦

    图/黄晨曦

    一审一校:王季艳

    二审二校:谢勇志

    三审三校:秦 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桂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E_Mail:gyhulxy@gl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