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学科,在于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1]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建设高质量的学科文化,形成高质量的学科发展机制,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科发展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科文化就是价值导向的表达机制。学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需要确立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观念,吸引人们自觉地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努力。正确的价值导向依靠一系列机制建设才能落实,包括学科发展的决策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质量监督机制、质量评估机制等。可以设想,如果学科发展目标不合理或资源不配套或监督不到位或缺乏合理的评估导向,将无法达到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调动学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每个学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状态下,学科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科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在学科组织能够面向现实的重大问题展开超前性研究并获得突破性成果上,这也是知识增长的真正创造发生点。只有面向困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难点问题,学科才能获得重大发展机遇,因为科学知识生产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获得重大突破的结果。所以,学科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向实践展开学术研究,把解决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根本宗旨,尤其要注重解决国计民生关切的重大问题。可以说,研究真问题,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要务。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提出独特的、能够指导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结论,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检验来完善理论构建,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学科建设的最终成果。如果知识体系能够被广泛地接纳和应用,就能够证明学科建设富有成效,学科发展潜力巨大。
知识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命题系统构成的。概念是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单元,如果没有基本概念作为元素,就难以形成稳固的知识系统。概念是对事物内在特性的总结概括而形成的事实性判断,基本概念是对事物根本特性的总结概括,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为了准确地把握事物,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因此,任何科学认识都具有情境性,都是有条件的。而知识则是一种抽象判断,必须超越具体的情境,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否则就难以形成对事物的真正认识,也就难以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机理。科学原理就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系统性认识,命题系统就是基于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而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的一系列推论。知识体系就是人们对某一领域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正是知识体系的存在,一门学科才能成立。换言之,如果只有对事物局部的、片面的或零星的认识,就难以称为科学。只有对事物形成比较全面的、客观的、系统的认识,才能成为一门科学,也才能成为学科。
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它具有比较专门的探讨对象,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过程已经形成比较全面、客观和系统的认识,而且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不同的分支学科组成,这些分支学科又由不同的专业知识领域构成,分别对应不同的实践部门。虽然这些专业知识与实践部门之间并非一一对应,但表明这些知识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导向性。因此,各个专业领域由专门针对实践的应用知识模块构成,具有共同的学科理论基础。当然,各个专业模块的知识不一定是非常系统的,但是,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即都是为了解答现实问题而生,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而非仅仅是理论推演的结果。故而,面向实践是专业知识的生命力所在。
二、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学科高质量发展普遍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具有可行的组织方案;学术主体普遍具有创造性;学术活动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学术发展结果符合目标预期。
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从母体学科中分化出来,是知识不断细化的产物。因此,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要想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具有明确的学科发展定位,具有自己的独特问题面向,从而致力于核心问题的突破,并由此为出发点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只有在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并找到了适宜的研究方法之后,学科才能进入快速发展期。学科的快速发展,会对知识的成熟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即要求学科提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都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有效地解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一门学科能否获得有效支持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科发展完全脱离现实需要,不能回答现实中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就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如此就会陷入一种停滞和徘徊状态。故而,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有效地回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对学科成熟程度的考验。在经历知识成熟度考验后,学科才能进入一种高质量发展阶段。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首要条件是学科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显然,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因为学术本身具有难以计划的特点,因此,多数学科发展都是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换言之,许多学科对自身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不清楚的。可以设想,如果缺乏战略科学家的引领,一个学科就很难找到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从而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战略科学家承担学科领军人才的责任,如果没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坐镇,就很难出现这样的战略科学家。当然,把学科发展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风险确实非常大,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好的方法。这也是学术的高风险性所在的原因。
其次,学科发展具有非常具体的行动方案。毋庸置疑,一个学科要确定非常具体的行动方案也是非常难的。学术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不受控制性,因为思想是自由的,学术是开放的,很难按照预先设计的轨道发展,这也是学术的不确定性特征的反映。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不同的,认识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人们无论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都不可能获得完全一致的结论。加之人们所观察的对象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如此就更增加了研究方向和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
毫无疑问,任何学科发展方案都必须能够落地,其前提就是行动方案的有效性能够得到保证,否则学科发展计划就是无效的。而这种行动方案的有效性建立在对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科学预见基础上,而且这种预见性也只能由战略科学家来完成。这再一次说明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战略科学家的引领。当然,把战略科学家的学科发展思想变成一种明晰的执行方案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这个决策机制善于把战略科学家的思想变成可执行的方案。所以,学术组织建设也是学科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再次,学科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学术人员创新活力的激发。当然,激发学术活动主体的创新活力同样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学术人员创新活力受外在制度影响,特别是受评价机制影响。因此,学科发展与学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在大学组织内部缺乏一个明确的学术行动规则,人们各行其是,难免会形成无序竞争,那样就会挫伤很多人的积极性。所以,建立一个公正的学术秩序能够在学术组织建设中发挥正向的文化导向作用。所谓正向的文化导向,就是让人们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崇尚创新,创新成果受人尊重,使具有创新潜力的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把缺乏创新能力和动力作为惩戒的对象。显然,这里更难的问题在于如何辨别创新,对创新确立什么样的认证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制约学术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所讲的学术评价体制改革也是卡在这个部位。
复次,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学科发展过程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学科发展过程的可追溯性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人们的行为过程不可描述,就会坠入玄学的窠臼。这正是科学与迷信的区别点。可以说,行动过程的可追溯性也是科学研究方法所承载的一项功能,因为研究方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规划和记录研究的具体过程,使研究过程具有可检验性,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生产过程,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重复研究过程。所以,可追溯性的特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具有的。
最后,学科发展结果符合目标预期。这代表学科组织行动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学科行动的结果与学科发展目标设计不一致,或者说偏离行动方案太远,则说明组织的有效性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如果学科发展与预先设计高度一致,则说明学科发展的组织性非常强。可以说,组织性的强弱是高质量发展与低质量发展的分水岭。事实上,从目标确定开始,到行动方案设计,再到创新活力的激发,以及研究过程的可追溯性等,都使学术活动带有明显的有组织的研究特征,也即学科建设不再是学术人员个体活动的简单组合,而是对学科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和科学组织的结果。
三、学科高质量发展遵循的内在机理
学科高质量发展无疑是遵循学科发展基本规律的结果,这些规律就是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只有把握了这些基本规律,才能使学科获得快速的发展。
第一个规律是学科发展必须反映社会需要的规律。学科发展绝不是在虚空中,而是必须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因为满足社会需要,学科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这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或学科发展的根本逻辑。因此,它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在社会有效需要的牵引下,学科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靠的生存基础以及宽松的生长空间。如果没有社会需要的强劲吸引,知识生产就没有服务对象,就失去了动能来源,从而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规律是社会高度认同规律。满足社会需求不是单向的诉求,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结果。所谓社会高度认同,是指学科知识能够解答社会发展中普遍困惑的问题,因而,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急需成为社会发展的智力依靠,如此就在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可以设想,如果学科所关注的问题缺乏社会的高度认同,那么,学科就无法获得充足的发展资源,当然也就无法赢得稳定的发展基础。
第三个规律是创新活力生生不息规律。学术发展是一个接力赛,不是由某个人完成的,而是一代人又一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如果缺乏学术民主,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就会失却,学术后辈就无法成长。正是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学术后辈才会获得茁壮成长的沃土。学术发展的活力在于后辈提出了不同于前辈的新问题,这样才能有新发现和新发展。如果单纯强调学术传承,不尊重学者自身的兴趣,那么,学术发展的动力就会枯竭。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问题意识,正是学科创新的活力源泉。也正是学科自身富有创新活力,才能更为主动地回应社会发展变动的需求,从而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新指导。毋庸置疑,学科发展永远都不可能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科群体的事情。只有当学科组织自身是不保守的,才能促使新人辈出,才能应对不断变动的社会需求。
第四个规律是有效对话规律。有效对话是指学科内部能够开展平等对话,学科内外部之间也能够开展平等对话。在任何时候,学术人员都不应该把自己自封为真理的代言人,把自己奉为权威,不可挑战。所以,学科应该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组织,不仅在内部能够保持一种民主的作风,而且能够与外部社会各界有效地开展对话,从而能够多方位地回应社会质疑、用户质疑以及同行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知识就是解决实践问题的有效工具,其有效性不能仅仅在理论上成立就万事大吉,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从中发现真正知识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知识。只有与外部开展有效对话,才能促进学科自我反省,从而促进学科自身不断走向完善,否则,学科发展将会走向封闭而失去活力。那么,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学科发展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必须明确规划自己研究的主题,而且必须面向实践的需求。从发展目标而言,必须能够解决实践中困惑的问题,能够指导实践状况的改进,这才是学科发展的真正归宿。学科发展目标永远不是、也不应该是为了发明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语言或制造一种只有观赏价值却无实际用途的装饰品,而是为了建构一种能够解释现实发展状况、解答现存问题并为未来发展找到理想前景的知识体系。
其次,学科发展必须具有独特性,即必须能够提供其他学科难以提供的解答问题的思路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学科的独特性建立在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基础上,如果学科是封闭的,就难以证明自身的比较优势;如果学科之间缺乏相互借鉴,也难以体现自身的真正优势。学科的价值是在比较过程中发现的和发展的。学科价值的发现也只能在具体解答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比较独特的思考方案,就无法证明自身的独特性。一个学科只有具备了独特性,才能形成自己的发展核心,从而才可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再次,学科发展必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学科内部的基本判断是一致的,服从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学科内部是自洽的。换言之,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判断,这个基本判断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是事物发展基本规律的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都是围绕这个基本判断而建立并不断细化。如果这个基本判断不成立,那么,学科发展的奠基石就不稳固了。可以说,这个基本判断就是学科发展的奠基石。在这个基本判断的统帅下,学科内部各个概念内涵获得内在的统一性,这也是学科价值认同的基础和学科范式形成的基础,由此才能建立稳定的学术组织,从而进行学术传承,使学科发展生生不息。
最后,学科边界必须是开放的,即学科不能固守自己的疆界,对其他学科的发展状况不闻不问,当然也不能拒绝其他学科的涉入。[2]事实上,学术本是一家,只是因为视角不同,才出现了分野,但是,这种分野是枝节的,不是根本的,因为所有学术都必须尊重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如此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偏好而不顾整体的学术动态。学术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的,边界是无法固化的。固守学科边界非但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就拒绝了新鲜血液的输入,使学科自身发展处于凝固的状态。显然,这对学科自身是不利的,对学术整体也是不利的。只有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才能不断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在学术碰撞的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优势并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保持学术敏感性和学术前沿性,能够对学术动态做出敏捷的回应,不使学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实践性、独特性、一致性和开放性就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四、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
学科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术创新,没有学术创新,学科就失去了生命力。学科高质量发展最终表现为学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能够在变革的时代独立潮头。故而,学科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在具有突破性的原创性成果的不断涌现上,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前提条件,这也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
一是培育出有权威性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发展已经走出自发发展阶段,进入激烈的学术竞争时代。在自发发展阶段,学术发展主要依靠学者自身的兴趣,展开完全自由的探讨,因此,学术自由是绝对的铁律。在学术进入激烈的竞争时代,学术发展方向是具有选择性的,不能由学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情进行探索。因为学术发展不再主要依靠自由思考的头脑,而是越来越依赖外部的条件,即大型的仪器设备投入,越来越精密的观察和测量工具及计算设备。这种观察与测量结果可以开发成产品,往往可以创造一个产业,甚至带动一个行业,此时,投资什么项目就必须非常慎重。如此,科研投入就非常讲究经济性。如果投资不慎,不仅不能带动科学发展,甚至阻碍整个经济进步。显然,再依靠自由主义的研究模式就已经不适用了,科研必须进行组织,使投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能。如此,必须对学科发展的未来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划设计,使学科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从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占有先机,进而保证学科发展具有充分的信心,这也是形成学科组织内部凝聚力的基础。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状态,就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学科带头人,把他对学术的前瞻性思考变成可以实践的方案,这也是人们呼唤战略科学家的原因。故而,培育具有权威性的学科带头人是学术发展的最基本的方略,不然,所谓的学科带头人只是一个行政负责人而已,无法对学科发展未来和学科发展前沿进行规划设计。
二是构建一个动态稳定的学术团队。之所以要构建一个动态的、稳定的学术团队,就在于学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的事业,无法“一榜定终身”,那些起步顺利的学术团队不一定都能够成功走向终点。在学术行进过程中,有的人可能会掉队,有的人可能会插队,有的人可能会变队,这一切都受环境影响,受学术竞争机制影响,当然更受学者自身素质影响。虽然从事学术工作的人都具有一定的理想抱负,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为了追求真理本身,许多人仍然带有浓重的名利思想,具有强烈的功利冲动。因而,人们从事学术工作的意志力也不十分坚强,在遭遇挫折和打击时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一切都是必然的。从事学术活动必须是一个自觉自愿的行动,绝不可能进行强制,这正是学术的本质特征,即必须忠诚于自己的良心,必须恪守诚实原则,必须具有学术激情,否则就不可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很远。一个真正的学术团队建设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只有经过考验才能成为团队的核心骨干。作为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学术团队,必然能够吸纳具有不同学科特长的专家参与,组成一个共生共荣的学术共同体。这种具有差异性的优势组合能够使整个学术团队具有很强的创新活力,从而有效地回应学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
三是打造一个稳固的学术交流阵地。学术永远都不是封闭的,必须进行交流;只有在交流过程中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学说。学术之所以能够交流和需要交流,就在于学术经常面临共同的问题,谁都无法提供完善的答案,但是,可以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来,促进彼此进一步深入思索。这种相互砥砺的效应正是学术发展的良性氛围。缺乏这种氛围,学术就缺乏创造性,就会裹足不前。一个学科要获得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具有严格的学术组织,具有明确的交流规则,具有公平的发言机会,具有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结论,从而成为学科进步的象征。这样的交流阵地可以是学术期刊,也可以是一个学会,还可以是一个论坛。它们依靠自身稳固的学术声誉成为学术交流的圣地,承担学术家园的角色,成为学科发展的象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学术交流阵地存在,才能够及时地反映学术发展的新思想和基本动态,使学术思维始终保持在学术前沿。
四是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畅通渠道。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理论创生的源泉,也是理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理论脱离实际,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够促进理论走向完善,也能够带动实际状况的改善。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定律,而且是教学活力的保障。理论永远都不能变成教条进行传授,理论始终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与实践进行对话,与学生的思想进行对话,接受学术同行的质疑。课堂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阵地。理论只有能够回答学生的疑惑,才能成为可信的理论,不能回应学生的疑虑,就不是可靠的理论。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这可以大大促进理论走向成熟。当然,理论的成熟最终是依靠自身能够有效地解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成熟的理论。显然,这一切都依赖于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畅通渠道,从而使理论能够与实践开展密集的有效的互动,不断地用理论回答现实问题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学术创造富有生命力。
文章来源:王洪才,王兆璟,赵亮,李颖芳,李德显,田铁杰,蔡宗模.笔谈:新时代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审视[J].现代大学教育,2022(6):39-59.
版权所有:桂林医学院发展规划与医院管理处